1.人脑的构造有哪些神奇之处?
第一,大脑大约有一万亿个脑细胞。
第二,一万亿脑细胞中间有一千亿的脑细胞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
这一千亿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的信息存储量相当于一个40G硬盘容量的奔腾Ⅳ计算机,如果你了解计算机你就明白,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40G硬盘的奔腾Ⅳ计算机,如果你想把他的空间全部存满,每分钟敲200字,连续不停的敲,需要敲200年!而你的大脑中有一千亿个这样的计算机! 这个数字,据很多科学家讲,这个东西是没办法计算的,量太大了!
大脑的记忆是透过全析的方式进行记忆的,每个细胞只记忆某一信息,大脑会进行分类。我看过大约20本关于脑科学方面的著述。脑科学是现在生理学上最前沿的部分。它告诉我们,大脑是人身上唯一一个可以终生发育成长的器官。大约你在18岁时基本完成,大脑的细胞不会再增多了,在人25岁时各个器官停止发育,基本按照成熟的人来行为了。身上唯一的器官,大脑细胞透过学习、思考,他进行网络连接,一个细胞大约可以和15万个细胞发生联系,如果你学过大学的高等数学,你可以知道1千亿个的细胞,1万个亿的细胞中的每一个再有15万种可能性来进行网络联系,这个数字几乎是无法说明它有多庞大的。实际上,我们只要思考,学习用脑,大脑细胞就会产生新的网络联系。大脑是英特网的一个缩影,或者说地球现在目前使用的英特网是一个人使用大脑的一个外化。一个人的大脑比作地球的话,它表面的新皮质的联系就是构成目前地球上的英特网,英特网每天都在增长,实际上大脑的每个细胞相当于一台计算机,然后再和其它细胞相连。大脑细胞不再成长,但是网络是可以终生成长的!
如果了解脑科学前沿,你会感叹人脑太不可思议了!那些大科学家发出惊叹:宇宙间再也没有比人脑更大的秘密!现在,假如按人的启蒙程度的话,我们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停留在小学生那样的粗浅程度。我们所有影响大脑的方法都是间接的方法,还没有找到直接影响大脑的通路。大脑太奇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脑的存储量是无限的。所以,原来英国科学家的估计都是保守的了,一个普通人的大脑1/3的空间相当于将200间足球场那么大的房间全部装满书籍的空间!这是九十年代英国科学家的测算,现在的研究认为,人脑的存储量要比这多得多。
第三,大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创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现在,很多朋友会开车,我们想一下不会开车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能力把开车学会?只要经过训练,任何人都有开车的能力!如果我来训练大家,一周的时间百分之百可以上路,没有问题!人脑的创造力和驾驶技能一样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这个创造力是大脑的一种特殊运算程序。经过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有创造力,任何人都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对于大脑如果不懂它的运算程序,就像一个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根本不知道如何启动。这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说人脑的创造性是无限的。
大脑的理解力。什么叫理解呢?把一个事物跟你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这个事物之所以是这样的原因叫理解。那么,这句话暗含着只要你的背景知识足够大,你就可以理解任何的事情。说对一个事物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是说你的背景知识还不够。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是可以随时学的,只要你的知识量足够了,你就可以理解所有的事情了。这里要说到人智力的三个基本方面:记忆力、创造力、理解力。在这三个方面,我们任何一个人,几乎是无限的。所以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主要是指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那么,我们想告诉大家,一个人终生使用大脑,开发程度都不会超过10%。曾有人认为爱因思坦的大脑开发程度没有超过25%,现代脑科学研究认为,他绝对没有达到那么多。
如果我们了解了大脑,并且学习使用,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出很大的成就。
2.人脑的神奇表现在哪?
有人说:“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就是人脑,而人脑最大的奥妙就是意识(consciousness)。”
有人说:“人类登上万物之灵的宝座,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者,正是由于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确实, 有人说:“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就是人脑,大概要介绍脑是人类一切智慧的物质基础,脑是人类的认识器官,也是思维与意识活动的器官。
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及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智慧的结晶,是人脑的产物,是人类认识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果。大量事实证明:人脑发展到如此完善的程度是长期生物进化和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人脑既是自然演变的产物,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人认为,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质变,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重要标志。
人脑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以语言-思维为最高表现形式的意识活动是人脑功能的核心成分。脑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脑内神经的物质活动如何转化为精神因素,这是人类要探讨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这不仅是脑科学的研究任务,也是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问题。 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它不仅有巧妙的整合(integration)机能,而且有高度的可塑性,有适应环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脑的活动可以处于各种不同的功能状态,每种状态又有不同的等级强度。例如,意识清醒状态(包括朦胧醒觉、低度醒觉、高度醒觉、激动等不同的程度)、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和轻度睡眠)、休克状态等,各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意识是脑的高级功能中很关键的问题,虽然各相关学科对"意识"含义的解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十分重视或试图探讨意识的脑神经基础。
3.大脑的一生经历了哪些神奇变化?
胎儿期:脑细胞增速惊人。
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第一道关,胎儿平均每分钟新增25万个脑细胞。 新生儿期:形成更多神经元和连接。
新生儿大脑约为328立方厘米,3个月时,大脑体积增长229立方厘米,并逐渐形成更多神经元和连接。 3岁:大脑神经突触骤增。
3岁时,大脑体积和脑细胞是成年时的80%。3岁孩子的大脑非常复杂,甚至超过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
此时,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数量是成年期的2倍多。随着大脑发育,开始“修剪”突触,清除用不到的,重点培养关键突触。
5岁前:生活经历“塑造”大脑。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各种行为直接影响大脑突触形态的形成。
这意味着消极经历会给孩子留下永久性心理创伤,积极经历及早期干预等比其他时间更有利于身心发展。 青春期:开始形成决策能力。
青春期大脑在重量上与成年期差不多,但仍没有完全发育,负责决策、冲动控制和同情心的额叶区开始形成。 20多岁:大脑发育逐渐衰退。
20多岁时,大脑额叶发育结束,髓鞘质形成完毕。大脑突触和脑细胞在人的一生中会继续形成和消亡。
这个阶段额叶发育一旦出现问题,更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疾病。研究发现,60%~80%的严重情感障碍病例确诊年龄段为18~25岁。
30~40多岁:学习变得困难。 20多岁时,脑细胞和突触产生变慢,导致30多岁时学习困难。
不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提高记忆力。 50多岁:记忆力开始下降。
很多人发现,思维能力从50多岁开始走下坡路,首当其冲是短期记忆。因此,不要忽视记忆力下降的相关症状,防止严重记忆丧失。
60~70多岁:大脑衰老速度加快。60岁后,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高达10%。
这与脑细胞和突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密切相关。在某些人群中,大脑衰老速度比身体衰老得更快。
80岁后:老年痴呆症风险飙升。研究发现,80岁后约50%的老人会罹患老年痴呆症。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益智和社交活动,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建议老人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等。
4.人脑中的奇迹有哪些?
人类在世界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要归功于我们人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脑。
尽管人类创造出了种种的奇迹,但是对于人脑的认识却充满了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人脑之谜面临的问题很多,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大脑的工作机理和它的微观机制。
目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然是很少的。例如:人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是序列式还是并列式处理。他们又是怎样具体进行的。
人脑中信息的表象是什么。怎样对化学密码做出阐释。
其次是关于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问题。占首要地位的可以说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精神活动与现实活动脱离等症状。
大约有1%的人可患此病,这个比例意味着在我国将有上千万的患者。对于它的病因目前仍不很清楚。
另一种疾病是癫痫,大约有0。5%的患病几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病因也不是很清楚。再有一种疾病就是老年痴呆症,在病人的脑中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的沉积,但是它是如何产生,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在近代科学史上,生理学家一致认为:大脑皮层是智力和意识活动的中枢,并且认为大脑的发达程度和智力的高低与脑子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医学家们甚至解剖过许多杰出人物的大脑。通过无数的实验得出结论:正常成年男子的脑重1。
42千克左右,女子的脑重比男子要轻10%,如果男子脑重轻于1千克,女子轻于0。9千人的智力就会受到影响。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定论相悖的结论。例如英国的神经科专家约翰•洛伯教授就指出:人类的智力可能与脑完全无关。
一个完全没有脑子的人一样可以有极好的智力。 他提出的理论根据是: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数学系有一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可是在对他的脑部进行探测时却发现,这个学生的大脑皮层的厚度仅有1毫米,而正常人是45毫米。
而在他的脑部空间充满脑脊液。另外,教授还发现一位医院女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大脑这部分,而她的智商却高达120。
如果说大脑皮层是智力和意识的活动中枢,那么我们如何解释“没有脑子的高才生” 的现象。洛伯教授发现的“水脑症”,不是根本没有大脑,而是有脑,但不及正常人的1/4,既然如此,对于他们的超常智力又作何解释。
在人脑探秘中,科学家们现在进行的另一个关于人脑中枢的研究是:人脑中是否存在着嗜酒中枢。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嗜酒如命的人,为了帮助这些酒鬼戒酒,有些科学家首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大脑中有负责正常人进食和饮水的延脑,那么有没有嗜酒的中枢呢。
有的话,这种中枢又位于哪里呢。
5.有关人类神奇的大脑的问题请感兴趣或专业人士进来探讨人为什么会
一个婴儿刚刚诞生时,只会一些简单的反射,但到婴幼儿之后,就具有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是如何个体发生的呢?心理学家曾。
还有一篇 思维是如何产生的?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或神经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化了的、专司信息的接受、传递、加工和储存的细胞。 多细胞动物身上的神经元和神经系统,是细胞功能分化的产物。
在海葵和珊瑚虫身上,已见这种单个或多个神经元的存在,而在腔肠动物的机体上,已发展出散漫的和网状的神经系统。学者们早就发现,这种网状的神经系统,可能已经是一种包含着“三级神经元”的神经系统。
在进化程度更高的动物身上,神经系统的演化由散漫趋于集中。在扁虫和蠕虫类动物体内,“中间神经元”发展为“中间神经系统”。
后者身上还出现了以头神经节形式出现的神经中枢的萌芽。配置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脊椎动物身上正式形成和完善起来。
这种完善的标志,就是起源于由前几个脊椎骨所胀大和包裹着的脑量的增长,脑结构的复杂化,特别是脑顶新皮质的出现和发展。在哺乳动物的脑中,新皮质开始占据支配地位。
这时,它们的中间神经元系统,已开始发展为一个结构高度复杂化和神经元数额庞大的中间神经元网络。 恩格斯说: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整个机体的基础”,它“占有整个身体,并且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组成整个身体”。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神经细胞的分工与专门化,动物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本体感觉的感官及其效应器官,也相关地产生和发展起来了。神经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复杂化,是动物心理和感受性的反映水平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自身的信息反映过程,把环境信息用于自身的行为调控,以保持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平衡。而神经系统作为联系体内外信息交换的纽带,其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无条件反射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条件反射,都是对外部刺激的内部反映与外部回答性反应的统一。 前者的生理机制,是以神经系统的细胞突触间的恒定联系为基础;态则是后者则是以神经通路的“暂时联系”为基础。
条件反射高于无条件反射,但条件反射的世代积累和重复,又可能化为无条件反射。因此借助于无条件反射链索所形成的动物本能活动,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
而复杂的条件反射和广泛的“暂时联系”的形成,则是动物感受性和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 这是因为,条件反射使本来没有生物意义的“中性”刺激物,因与生物学意义的灵活结合,而成为反映的对象。
在高等动物那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和现象,只要与某种生物学的意义相结合而多次作用于它们,都能成为有意义的“信号”。 因此,周围环境就能给动物提供大量的信息,以资加工和利用。
同时,由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发展及分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动物的心理活动就随之产生和发展。 动物心理活动的历史发展,表现为从感受性中发展出感觉,知觉、表象和自觉意识的萌芽等反映形式。
动物的感觉作为动物心理发展的低级阶段,也具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本体感觉等多种类型。通常在一种动物身上,是几种感觉相互伴生、相关发展、相互为用的。
但就多数动物而言,其中视觉又是最基本的。 研究表明,动物的视觉器官和神学,是从单细胞动物对于可见光的弥散的感应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在多细胞动物身上进化出了光感受器和不断完善的眼。已有材料证实,原生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虽然已经有了亮度的辨别能力,但还没有对形状和色彩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节肢动物那里开始发生,但只有进化到了鱼类、鸟类和灵长类等高等动物那里,才有发达的视觉。 视觉不是动物是否具有感觉能力的唯一标志。
感觉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般认为,蠕虫类已经开始有了感觉。
例如蚯蚓,尽管它没有发达的神学,但触觉很敏感。它可以依据发达的触觉和不发达的视觉及其他感觉能力相结合,在泥土中和地面活动,在实验中能够通过“T”型迷津。
感觉在节肢动物,特别是在脊椎动物身上,得到比较综合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进化出了知觉。 应该指出,现有多数具有感觉能力的动物,几乎都由于生活方式的种族定型,一般都朝某个特化方向畸形发展。
例如,从进化的梯级序列看,哺乳动物比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在类型上要先进得多。一些昆虫由于进化出了由千万个子眼构成的完善的复眼,因而对色彩的视觉较为发达,有的还能感受紫外光和偏振光。
但哺乳动物中除灵长类和人类外,大多数各类都是色盲。动物感觉能力的这种特化,堵塞了它们进一步向高级反映形式发展的道路。
只有那些在感官的结构和功能上,得到比较协调发展的动物,才能进化出比较发达的知觉的反映能力。 感觉是对被反映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把善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综合为完整的映象。
由于知觉是较感觉更为复杂的信息反映过程整合的产物,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理活动,所以只能从动物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特征来判断其神经中枢的复杂的整合功能,即知觉能力的存在和发展。蜜蜂的“舞蹈通讯”、鱼类的回游、鸟类的迁飞。
6.大脑有什么奇妙之处
1.大脑研究的新发现
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探测应用,人类对自身的大脑的研究也有了不少新奇的发现。
(1)大脑是一个化工厂
近年来的实验证实,大脑至少可以自我合成50种神经系统驱动性药物。大脑合成的这些药物影响着人类的智力、记忆、情绪和健康,比如其中有人们熟知的所谓“内生吗啡”类镇静药物。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们紧张运动的时候,大脑会分泌较多的内生吗啡,它能在剧烈运动之后使人有一种松弛和健康感,人们称之为“赛后欣快感”。
(2)大脑是一个计算机系统
大脑不但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库,而且有其编码,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以记忆完成每一个动作为例,我们是决不会忘记怎样去骑自行车的。健康的人可通过重复练习去巩固和扩展这种程序。
按麻省理工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成果,大脑受伤的病人照样可以改进大脑的内部程序。用电信号模拟健全大脑指挥各种动作的编码,去刺激四肢瘫痪病人的大脑受伤部位,便可使其肢体慢慢恢复运动功能。
(3)大脑可保持人体健康
据美国卫生研究成果表明,大脑自制的镇静剂内生吗啡释放到血液里后,会使一种称作巨噬细胞的白细胞增生,而巨噬细胞有帮助受创伤的机体康复的重要功能。另一些研究则证明了大脑与健康的其他关系。比如,当脑边缘系统——大脑控制感情的部位受伤时,机体的免疫力会随之减弱。
(4)大脑能自我修复
以往脑专家认为,大脑一旦受伤,便不可修复。今天,一些研究和医疗结果证明,大脑许多失去的功能可以自行恢复,机理是神经细胞绕道将信号分路绕过损伤的组织区以形成新的联络通道。美国一些新的康复中心,如纽约大学、医科及牙科大学康复中心,已经接受脑重伤病人,改进其思维能力。事实上,即使重伤已多年的病人也能有所改进。
(5)大脑无痛觉
说来有些人可能不信:大脑没有痛觉。人的身体被碰、被烫、被烧,能引起痛觉,以致疼痛难当。而大脑被火烧、冷冻或切割却是没有痛觉。人们头痛时的痛觉来自于血管,通常是外周动脉,而并非脑组织。你不小心踢痛了脚趾或烫痛了手指时,你的大脑在通过身体的相应部位感受疼痛信息。实际上,神经外科医生有时就对完全清醒的病人施行手术。
(6)勤用脑可以防止衰老
精神科医生提醒,应多注意退休老人的心理调适,鼓励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
临床上,老人问题以忧郁症和老年痴呆症最多。多数家属不知如何面对老人的精神问题,照顾更是一大难题。
老年人的血管会逐渐硬化,管腔就会变窄或堵塞,使得脑部血流较少流通。脑细胞在长久缺血下,易引发神经纤维脱鞘,进而发生老年痴呆症,所以老年多做有氧活动最好。另外,多看书,在思考过程中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脑细胞退化的程度。
不少老人闲来无事喜欢打麻将,打麻将可以刺激五官和皮肤的触觉的周边神经,反射到大脑中枢而促进脑部血流,减少脑部细胞的退化程度。另外,做手工艺、弹琴都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7)大脑能发出饥饿信号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体内会产生饥饿痛的物质,并接近于开发出一种将会减少食欲的喷雾剂。
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神经肽——伽马物质促使大脑发出饥饿痛的信号。
他们正在研究用一种化学喷雾剂来消除这种物质的效应,他们认为能在今后10年内试验这种喷雾剂。该大学医学系教授雷恩·威廉斯是该研究小组的领导人,他说,他希望新药能有助于与肥胖症作斗争。他还说,这种喷雾剂将“对所有的人都有效,不论他们需要减轻多少体重,因为它将控制脑内最强的信号之一”。
(8)大脑研究的一点新发现
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大脑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中风、注意力不集中和慢性病症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接触某个皮肤上的想象点以前,大脑压抑了与调节身体其他部分大脑区域的有关活动。利用正电子辐射X射线断层照相成像术(PET)对大脑皮层血液流动进行测量,以观察与接触的区域有关的大脑皮层的活动则没有出现变化。
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说,在想象某个地方要发生接触前,整个大脑似乎急剧松懈了,以便让大脑在皮肤发生接触时能更灵敏地在感受这种触觉。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马林克罗特放射学研究所精神病学和放射学助理教授韦恩·德勒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人员,他说:“这是在人脑范围内表明的第一项研究。”他说:“单细胞实验证明,神经会压抑皮肤局部区域的活动,但是这是第一次发现在大脑体觉皮层发现这一点的研究。”
7.人脑到底是怎么样发挥它的神奇功能的
人脑就像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包含了数十亿个脑神经细胞,其数量相当于银河系中所有星体的总和,而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细胞还要多10~50倍,所有这些细胞对于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它就像一本巨大的书,而现在我们只看到了这本书中的某个单词、句子,对于整本书的结构还无法全面了解。 从理论上计算推测,人脑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存储相当于美国国立图书馆藏书50倍的信息量。
而且有研究说,人脑还有大约80%的潜能没有被开发。今天,人类虽然已经能够在太空漫步,但是对于自己的脑仍然知之甚少。
人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记忆是怎么产生的?人脑为什么有智力?这些疑难问题正等待着我们一点点去破解呢。
8.人体大脑的感知能力
眼睛除了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灵的“窗户”之外,它还有几个神奇之处。最近研究发现,眼球细胞能在没有大脑的协助下警告我们物体的靠近。这一能力可被理解为为快速逃避掠食动物之用。
在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中,已经发现了能够感知水平和垂直运动的神经元,而对物体的靠近敏感的细胞仅在大脑中发现过。
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博通德·罗斯卡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测试的小白鼠眼细胞中,有一种细胞通常都会对运动产生反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只有物体靠近时,这种视网膜细胞才会被激活。
研究人员就此估计人类眼中也有相同的能够在大脑之前警告我们有物体靠近的细胞。罗斯卡说:“这是一种被尽量安排在人体最前端的预警系统,因为如果让大脑去反应的话恐怕会来不及。
接下来的研究中,罗斯卡准备找出这种细胞引起大脑反应的方式。
牛津大学的神经细胞家拉塞尔·福斯特说:“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工作。在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视觉神经元细胞如何感知靠近物体是一个被讨论了很久的问题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查知识网 » 关于人体大脑的神奇知识(人脑的构造有哪些神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