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蚕宝宝的科学手抄报怎么做
先划分版面进行排版,然后将如下文字进行筛选放入手抄报,最后加上图片和边框进行美化就可以了。
蚕宝宝又名桑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
形态特征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饲养要点
⒈蚕宝宝的适合温度是20-30℃,所以不能直接放在很烫的地方。建议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不要被阳光直射,一直盖着盒子的盖子。
⒉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六次(一、二、三、四龄蚕各一次,成为蛹一次,成为蚕蛾一次),成为五龄幼虫大概6-8天才开始吐丝结茧.
⒊五龄幼虫的蚕宝宝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呢!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雌蛾约花4-5个小时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⒋桑叶要新鲜的,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装在冰箱里保鲜,从冰箱拿出来后,要静置一会儿,让桑叶上的水珠蒸发。
2.科学课要做一个蚕的一生小报,明天要交,请快,蚕图片和介绍 爱问知
蚕的生长过程 一、蚕宝宝孵化了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蚂蚁,我们宝黑黑的像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二、蚕宝宝长大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三、蚕宝宝吐丝了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四、蚕宝宝节茧了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五、蚕宝宝破茧而出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
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3.春蚕的知识
桑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须经过卵、幼虫、蛹、蛾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在正常的饲育情况下,幼虫期从孵化吃桑叶到吐丝作茧,需要20到28天;吐丝结茧约需3天;再经1至2天化蛹;蛹期经过10到15天就化成蛾,蛾才是成虫。在化蛾当日,雌雄成虫交尾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那么再经过10天左右就可孵化出下一代的蚁蚕了。
这样,大约需要40至60天时间桑蚕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在不断的变态中代代相传。 蚕卵 蚕以卵繁殖。
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蚁蚕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
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象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 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 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结茧 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
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 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
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的结茧过程 蚕蛹 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
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 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
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 参考资料: 。
4.有关蚕的小知识有哪些呢?
金蚕是八足椭圆,头大眼突体金。
油润质脆气清香,温肾清肝 明目。 该昆虫起源于我国云南一带,喜欢群居,以各种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为食,其粪便泡酒有明目的功效。
发现了一对金属蚕,经人民银行鉴定,分别为铜蚕和金蚕。金蚕为纯金,长45厘米,重7克。
它是盐亭是嫘祖圣地的珍贵文物佐证。 金蚕子起源于我国云南一带,喜欢群居,以各种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为食,其粪便泡酒有明目的功效。
【性状】本品略呈八足状扁椭圆形,长1。6~3。
0cm,宽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
头部大,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 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
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
气特异,味微咸。 【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以文火微炒后用。
【成分]】含天蚕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其香气来源于酮。 含蛋白质含量高、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甲壳质等。
【性味与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 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肝胃气痛,肾虚阳痿,眼干舌燥。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益气和中、生津 解毒。用金蚕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 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
5.关于蚕的一些知识
1,先认识蚕。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2.蚕外部形态 蚕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部较小,位于身体前方,为几丁质的头壳,表面密生刚毛,两侧有6对黑褐色的单眼,具有趋光作用。靠单眼前方有l对触肢,具有感觉和嗅觉功能。头部腹面有口器,由上唇、大颚、小颚、下唇构成,用以咀嚼食物。口器的下方是吐丝孔,丝物质由此吐出。胸部由3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上有l对胸足。胸足分为3节,上面密生刚毛,足的末端有1个黑褐色的钩爪。胸足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食桑和吐丝做茧,爬行时只起辅助作用。腹部共有10个环节,在第三至第六腹节腹面各有1对腹足,第十腹节有l对尾足。腹足和尾足的先端都长有许多钩爪,便于爬行和抓住物体。第八腹节的背面还有1个刺状突起,叫尾角。第一至第八腹节两侧各有l对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蚕的体色一般为白色,但品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蚕体表面长有斑纹,叫花蚕或形蚕,没有斑纹的叫素蚕或白蚕。花蚕的斑纹有普通斑、虎斑、黑斑、褐圆斑等,其中最常见的为普通斑,即在第二胸节上有1对眼状斑,第二腹节背面有1对半月斑,第五腹节背面有对星状斑。蚕体的斑纹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蚕体的特定斑纹识别蚕品种,还可以通过育种的手段,培育出具有不同斑纹的限性蚕品种。
3。蚕的生活史 卵(可保存1年)-幼虫(25-28天)-蛹(15-18天)-蛾 (1-3天)
4.如何养蚕(幼虫)一般都是养几条的这不需要太复杂
环境 放在稍暗通风干燥地方(不要强光的凉台,干燥是直相对的不是水分都没有地方只是不要放在特别潮湿地方)一般放在卧室或书房都可以!
桑叶 保持桑叶新鲜是最重要的都有冰箱的跟放菜一样就可以不要用水泡或塑料袋装来保存。冰箱取出来要放一会了才能给蚕吃。黄叶虫口叶污染叶都把他扔掉,一次少给多给几次,一次给多桑叶容易失水老化蚕吃了影响发育回出现同样饲养下大小不一致。
细菌病 主要是桑叶保存发哮了给蚕吃了容易得病,不要经常用手摸和捉蚕容易把蚕皮弄破感染细菌,蜕皮的时候太干燥也容易伤,不要把蚕养得太密(最好是一条蚕可以转一圈)它们胸足是带有勾容易相互抓伤感染。
防中毒 都养几条大病应该是没有的,主要是中毒,香水 或杀虫剂 香烟,这些都要远离。发现蚕左右摇摆吐水那就是蚕轻微中毒了马上用清水把蚕淘一下发在通风地方给新鲜的嫩桑叶过不了多久就恢复了,当然中毒严重的就直接挂了
结茧 吐丝的时候不要随时捉动不要强烈震动,他自己会找结茧地方的!你也可以给他准备一点小格子(用纸板自己做也可以)结好的蚕茧不要剧烈摇动容易把里面蚕蛹弄伤感染细菌,最好是不要动他要摘下来也要轻拿轻放。
6.关于蚕的知识
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转载请注明出处查知识网 » 关于蚕的手抄报知识(关于蚕宝宝的科学手抄报怎么做)